发布时间:2018/5/22 17:59:37
对于市面上愈演愈烈的“无限流量”套餐,中移动终于坐不住了。
市面上的“无限流量”计划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,会对中移动有影响。
“用户一个月上网流量大约在4-5G左右,但用户需求正在快速增长,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的普及性,预计明年这个数据或将上升到13-14GB左右,2018年可能会增加到30-35GB,如果推行无限流量上网计划将会导致亏损。”中杰科技说,“因此中国移动限制推出无限流量上网计划。”
“无限流量”为什么不可行?中杰科技的明确表态使市场上对于“无限流量”套餐的幻想完全破灭。实际上,无论从成本还是可执行性,在中国推行无限流量套餐,还是存在一定难度。
一方面,科技资讯,微信等OTT服务盛行,语音和短信业务收入急跌,来自用户对于提速降费的需求,又使运营商在成本上连续承压。此前,中移动董事长尚冰曾披露,电信运营商面对的压力并非提速,而是资费的下降压力,今年一季度,运营商资费跌幅达到30%。
另一方面,无线网络的网速是由全体用户共享的,因此网速快慢取决于总网速和总用户数,而运营商在一定范围内规划的基站数量是固定的,也就是说,越多的用户使用,每个用户所能“分到”的网速就越慢。这也是为什么在演唱会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常常有“上不去网”状况发生的原因。
因此,中国移动对无限流量套餐的谨慎态度,并非只是为追求利润,而是从整体用户体验和运营情况而通盘考虑的结果。
随后,中国移动发出通报回应称,中国移动一直重视流量业务创新,已经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推出了多档国内流量超量限速不限量的“任我用资费”。
实际上,这类“无限流量”套餐也是有所限制的。联通电信套餐使用流量超过40GB后会被限速至3.1Mbps,超过100GB后关闭网络服务;移动的任我用288元套餐流量超过20GB后就会被限速至1Mbps,超过50GB后就会被关闭网络服务。
类似的情况也在发达国家出现过。美国四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均有不同的限制条件,比如AT&T的Unlimited Choice计划,在月流量超出22GB时,网速上限将被限制为3mbps,Verizon Unlimited计划也是一样。
无论是全球趋势还是中国实际,都指向一个结论: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用户的上网需求除了移动流量外,还需要通过WiFi来解决。
WiFi仍是刚需,巨头都在布局用户对于WiFi的刚需,不但不会随着提速降费、技术升级而消亡,反而会因移动视频、直播、实时游戏等对网络有极高要求的应用而日渐增加。
还有研究者指出,IT新闻,在5G时代,手机用户对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感知差异可能将消失。从室外到室内,从移动网络连接到WiFi,可以无缝、平滑过渡,省去了切换网络、输入密码等繁琐步骤,几乎感觉不到WIFI存在,语音通话也可以在WIFI网络上传输。
“从用户角度来看,it资讯,WIFI似乎’消亡’,其实是与移动网络融合,让用户感知不到两者的差异。”
事实上,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在争相抢夺WiFi这一入口。以共享经济模式起家的WiFi万能钥匙在全球已经拥有9亿用户、5.2亿月活跃用户;微信低调推出“微信连WiFi”,与微信公众号、微信支付等一系列微信服务打通。
在国外,谷歌和Facebook也推出了类似服务服务。Facebook在印度新德里提供廉价上网服务,谷歌与当地的电信供应商RailTel合作,为400个火车站部署免费WiFi热点。
这些互联网公司覆盖的区域和模式上有所区别,但他们做的都是同样的事:消除数字鸿沟,给边远地区人民带来上网的机会。
在电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贫穷地区,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进入,能够比运营商更早、更迅速地普及网络,让很多主流视线关注不到的人群,也能免费接入到互联网中去,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,或者至少,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。
有的人也许会说,媒体都已经在讨论运营商是否应该推行“无限流量”套餐了,微信账号的数量都已经超过8亿了,还谈论能不能上网,这个议题太落后了。
也就是说,中国现在仍然接近一半的人尚未被互联网所覆盖。尽管互联网普及率在逐年上升,但是数字鸿沟却可能更快速地扩大,导致“贫者愈贫”。
越多的互联网巨头进入,用户就越能受益。毕竟,对他们来说,“无限流量”套餐太遥远,而此时此刻的上网体验才是真实的需求。